自己写论文为什么要查重?(之二)
——查重这个产业是如何兴起的?
龙城飞将
世上原本没有查重这个产业的。突然有一天,有了这个产业。个产业的产生,最多不过几十年吧。
这个产业出现,就是高科技运作。这你想吧,他用一套软件,能能够从成千上万甚至几百万以至无穷的文件资料中查来出,一本书是不是抄了别人,真是一种人间奇迹。
为什么要查重,因为有人抄袭。首先是一些名人抄袭,这在学术界屡见不鲜了。但仅仅是名人们抄袭,还不足以形成查重这个产业。名人抄袭,必然是抄袭了别人的东西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。而被抄袭的人也往往在这个产业链上,在这个朋友圈中,经常打交道不难发现别人抄袭。而名人一旦被揭露抄袭,几乎是身败名裂,他们靠抄袭快速上位,但败露后的成本也是很高的。所以名人抄袭不可能支撑一个庞大的查重产业。因为这个产业运用软件,高科技手段,投资大,收费也高,一些查重、降重的人们叫苦不迭。毕竟,名人的数量不多,名人抄袭的成本。而名人去抄袭别人的作品去发表时他一定不去查重,而那些被抄的作者,因为孩子是自己的,也不必要去做查重这种“亲子鉴定”。
能够支撑起查重这个产业的,只有毕业学生这一条路了。对工人,没用。对农民,没用。只有毕业的学生才需要查重。
现在每年毕业700-800万大学生、研究生,如果平均一个人在查重上面花费了100元,就是七、八亿的市场规模。要知道,查重这种服务所付出的就是软件的运行,就是我们每天打开电脑时各种软件运行。
学生们必须进行毕业论文查重,这是一般学校的规定。实际上,这个背后是因为老师不知道他的文章是不是抄的。实际上,如果这个学生确实是经这个老师指导的,学生开始的写作思路、收集的资料、文字的功底等,学生是不是抄来的,或者抄了别人的东西自己又经过深加工,老师一定是充分了解的,老师一定是了解的。如果老师这样指导了学生,那么学生的毕业论文就是学生的亲生儿子,是老师的亲生孙子。何来怀疑其血统不纯?
如果老师都这么认真的话,如果学生毕业论文能够保持这种纯血统的话,查重这个论文亲子鉴定的产业还有什么市场吗?
但是,这个产业还是顽固地存在着,成长着。据说有的学生不惜花费几千元去查重,所以这个产业的利润一定是很丰润的。一定比伟人在论述资本的著作中讲到资本对于利润的冲动。如果利润能够达到300%,资本家不惜上断送台。但现在看这话也许有点过时了。现在起是利润丰厚的垄断的不法的利润,越是安全地很,一大堆机构支撑着,不是上断送台的时代了。
怎么样查重,之前我真地不知道。好像我自己没有做过查重。博士毕业时是不是做过,作为一项流程,不记得了。总之,毕业的时候,可能有些流程,自己当时并不是很清楚,有人指点你去哪个位置,哪个部门,完成什么事。我们就去。比如,我们博士毕业,需要到新华社的总部备案照片,这是之前没有想到的。但是流程要求去,也就去了。所以我至今不知道查重是怎么回事。
我指导学生的情况,我在上一篇博文中已经讲到了,一是我的学生们水平不高,不是985,211,但他们的毕业设计是经过我多次指导,多次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进行修改的。所以他们的作品即使开始是全文照抄的,经过我几次要求修改,也改成他们自己的孩子了。所以,他们的毕业设计最终定稿后到了我这里,查重报告显示5%到15%,其实之前我并没有刻意要求他们达到多少,但他们就达到了这么低的目标。
由此,我们想一下,查重,作为一个产业,它是怎么兴起的。
和任何一个新的产业一样,它的兴起有一定规律。一般来说,有人发现了某种新技术,比如这个查重的技术。发现它可以来为别人服务,就是查重的服务。当然提供这种服务的人可以提到收益的,不是免费的。于是在这双重因素影响下,它就在存在的空间。
但最初人们并不知道这种新技术的功能。但是不要紧,有这种技术的机构,可以培育市场。就是通过种种方式,告诉人们使用很方便,可以查重,也可以降重,最初还给你免费的机会,于是人们就慢慢地使用开来了。就如淘宝、支付宝、微信、手机银行等一样,最初老人家不敢使用,慢慢地习惯了,就开始用起来了。
查重服务,就是一个产业。产业,就有投入,有产出,有市场,有培育市场,有市场份额……等等一系列市场行为在内。所以,这篇小博文,如果把它写得正式一些,引用一些专家的术语,一些权威的资料,就可以变成 《查重问题的法经济学研究》。而我在这里却是随便的说几句,说出自己的感想,说出这种事物的发展规律。
2021.6.21